2007年1月9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时间上的冲突遇到冷嘲热讽没有基本保障
志愿者是铁打的队伍流水的兵?
本报记者 姚力 蔡亮

  “志愿服务是公民的基石。”这是《全球志愿者宣言》里的一句口号,它告诉我们志愿服务不应是心血来潮的冲动,不应是趋利从众的跟风,志愿服务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城市里奔波于各个志愿者岗位,做着各种服务的志愿者,在他们当中,有多少是常年累月坚持的“老面孔”,还是干了一次就走的“新面孔”?
  “流动性大一直是志愿者队伍中存在的现象。”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中,以21到25岁的年轻人为主,这个比例达到了63%,其职业主要为在校学生。而学生又因为上课时间与活动时间冲突、寒暑假等原因,常常不能定期出席活动,致使志愿者队伍中“新面孔”出现得比较频繁。
  “有一次组织活动,刚好在暑假期间,我打了100多个电话才把人找齐。”在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工作多年的吴女士说,有时碰到学生放假什么的,那些老志愿者也很难找到了,她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找一批新的志愿者来救急。
  “的确,时间是我们志愿者参加活动最大的阻碍。”浙江理工大学的余坊宏同学从志愿者的角度,对记者道出了为何有许多青年志愿者报了名又往往不能定期出席志愿活动的原因。余坊宏原是该校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今年已经大四的他因为找工作的压力太大,也不得不退出了志愿者协会。
  余坊宏说,参加活动比较积极的往往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刚进入大学,学习任务不是很重,一旦进入了三四年级,各方面的压力也大了,他们一般都会退出志愿者行列,协会只能招收新的会员了。协会面对这些确实也很无奈,刚刚培养起来的骨干立即离开,使得活动经验不能得到有效传承。
  “新面孔多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志愿者大量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多少会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他们不再参加活动。”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的一位负责人道出了人员流动大的另一个原因:很多志愿者为了志愿活动,耽误了学业和事业,结果却仍看不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且个人的付出也很难看到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比如说,环保志愿者每年都要搞大量户外活动,有时他们所做的不但得不到市民的支持,还要面对一些冷嘲热讽,心理承受力差的志愿者第二次就不会参加了。
  要想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不得不面对种种扑面而来的问题,比如,要培养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正确认识,志愿者队伍不是一支松散的队伍,志愿者不是“廉价劳工”,需要政府总体规划,或通过设立新的义工、慈善法律法规来保护志愿者的行为和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志愿者队伍成为相对稳定的团队。比如,日本政府给派往国外的志愿者一定的生活津贴、医疗费、保险费等;韩国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被计入学分,占高中成绩的20多分。像这样有利于志愿事业的配套性规定或措施,我们也应当尽快地制订并付诸实施。